合規經營是企業行穩致遠的“必修課”,良好的納稅信用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金名片”。國家稅務總局河北省稅務局錨定“服務高質量發展”目標,以納稅信用管理為抓手,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推動形成“誠信納稅-信用增值-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助力經營主體解鎖成長密碼。
立體宣傳強引導:構建誠信納稅“大生態”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為進一步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強化依法誠信納稅自覺,河北省稅務局以今年全國稅收宣傳月為契機,構建起“正向引導樹標桿、反面警示筑底線”的雙軌宣傳矩陣,推動法治理念與信用價值深度融入經營主體發展血脈,營造依法誠信納稅的濃厚氛圍。
4月1日,在河北省第34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上,河北省稅務局為君樂寶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誠信集團有限公司、北國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代表頒發“誠信納稅示范企業”獎牌。河北誠信集團董事長王欣現場講述“誠信護航發展”的實踐經驗:“在招投標中,A級信用是優先入場券;在融資合作中,納稅信用是無聲的‘推薦信’。”
這樣的現身說法引發了企業的強烈共鳴。明達線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雷國璽坦言:“學習了示范企業案例后,我們對‘誠信納稅不是成本,而是戰略投資’有了更深的感悟。”在2024年電網投標資格入圍申請中,該企業“9連A”的招牌成為重要加分項,對贏得客戶信賴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們將繼續秉持依法誠信納稅理念,持續筑牢發展根基,帶動電線電纜產業提檔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了讓誠信納稅“好聲音”傳得更廣,各市稅務機關立足地域特色,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廊坊創新“信用培育課堂”護航臨空經濟區建設,保定為“專精特新”企業定制信用修復方案,唐山用皮影、樂亭大鼓等非遺表演形式疊加高新機器人產業,發出《誠信納稅倡議書》……本次稅收宣傳月期間,全省累計開展“六進”活動1433次,參與人群23762人次,推動“誠信興商”理念在燕趙大地扎根結果。
在強化正向引導的同時,河北省稅務局也高懸違法必究的“戒尺”。
“我們不斷深化稅收監管長效機制,依托門戶網站持續曝光、深入剖析涉稅違法典型案例。日前曝光的秦皇島某石油銷售有限公司因隱匿收入、虛假申報被依法追繳稅費、滯納金及罰款435.41萬元的案子,就充分彰顯了稅收法治的權威性與嚴肅性,形成了強烈的震懾效應。”河北省稅務局稽查局單偉力表示。
冰冷的數字背后,是法治紅線不可逾越的深刻警示。
康泰醫學系統(秦皇島)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興在參加案例剖析會后表示:“這既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也讓大家更加明白:只有嚴守合規底線,企業才能行穩致遠。”
法治建設既需要春風化雨,也需要重拳出擊。隨著“信用+風險”動態監管模式的不斷深化,法治公平將轉化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動能,為經營主體鋪設“遵法守法-誠信納稅-跨越發展”的前行之路。
內控管理筑防線:激活企業內生“免疫力”
在衡水故城,河北青竹畫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廠房里,全自動生產線正將環保顏料發往全球。這家鄉鎮企業用30年的時間蝶變為行業龍頭,驗證了“合規即競爭力”的發展真諦。
“我們曾遇到供應商開具的電子發票開戶行信息與合同不一致,因為無法校驗,后續工作無法開展。這些‘突發情況’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合規的重要性。”河北青竹畫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其通介紹說。
為了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青竹畫材在當地稅務部門的悉心輔導下建立了“財務部長一財務主管一會計”的三級審核制度,將合規融入采購、生產、銷售的全鏈條,全面防范各類涉稅風險。
“只有將守法合規理念深度嵌入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防住風險,才能不斷提高品牌價值,贏得更多客戶青睞。”劉其通深有感觸。憑借“9連A”的“誠信招牌”,他們獲得歐盟客戶的長期訂單,讓中國色彩裝點世界的夢想一步步走向現實。
從“2個人、2間房、200只雞”的小作坊,到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同樣實現華麗轉身的華裕集團,也用自身的發展驗證著合規經營的乘數效應。
“產業鏈延伸到哪里,稅務內控就跟進到哪里。”全國人大代表、華裕集團董事長王連增指著《農業企業稅務合規管理規范》介紹,“我們建立的‘財稅管理-風險預警-內部審計’三位一體體系,通過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了全流程發票數字化追溯。”
據了解,華裕還將合規經營理念延伸到了產業鏈的上下游:創辦“鄉村振興稅務講堂”,培訓農戶財務骨干300余人次;建立供應商“稅務信用檔案”,對52家合作社實施分級管理;開發農產品收購發票智能校驗系統,每年減少合規成本超百萬元……
2024年底全省A級信用納稅人實現了大幅度躍升,達17.8萬戶。正如河北省稅務局納稅服務處蔣家慶所言:“我們正從‘管風險’向‘促治理’深化,讓誠信經營成為企業闖市場的‘通行證’、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信用增值釋紅利:打造守信發展“新空間”
在河北省稅務局一攬子信用增值激勵舉措下,納稅信用的“含金量”正進一步轉化為企業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動能。
在唐山,東亞重工裝備集團憑借稅務部門輔導修復的納稅信用級別,順利獲得2000萬元“稅銀信用貸”,解了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在臨城,河北成亞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憑“7連A”納稅信用,被當地銀行評為“金牌客戶”,獲得500萬元可循環授信額度,真正實現“以信換貸、以信融資”……
數據顯示,河北省稅務局已與37家金融機構構建“銀稅互動”合作機制,自2024年以來,累計為誠信納稅企業發放信用貸款2164.65億元,惠及40.21萬戶經營主體。
出口退稅辦理時限壓縮、發票“按需供應”、無抵押信用貸款……誠信納稅的“增值效應”還在持續顯現。
在衡水,景縣稅務局針對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開通了“專屬綠色通道”,推出“線下專屬窗口+云端遠程幫辦”服務,讓出口退稅等復雜業務“即到即辦”。
河北世紀金屬結構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艷紅便是這一服務舉措的受益者。“‘6連A’的納稅信用,讓我們在辦理涉稅事項時享受‘VIP待遇’,退稅效率提升近70%,為企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目前,納稅信用的應用場景在河北還在不斷拓展:河北省稅務局進一步深化“智信享”納稅信用服務品牌建設,攜手旅游、醫療等行業單位在自愿基礎上,通過免景點門票、打折、升級服務等方式,讓省內A級納稅人法定代表人切實感受到“守信者處處受益”的社會氛圍。
“隨著‘智信享’納稅信用服務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到信用紅利,實現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合規的跨越。”蔣家慶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進納稅信用體系建設,以更加優質的稅收營商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