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材料審核崗工作流程
(一)材料采購報賬
根據應付賬款余額及收料單第②聯督促采購員報賬——→審核簽收采購員傳來的采購發票、運費發票及收料單(④采購報賬正聯④采購報賬副聯)——→編制記賬憑證并取下第④聯副聯留作配單用
借: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各二級科目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客戶單位
——→將可以抵扣的發票抵扣聯注明憑證號后抽出——→傳主管崗復核
注:(1)采購發票必須真實、合法、有效,原則上須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2)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嚴格遵守填寫規范。
(3)運雜費須以收料單的形式與材料合計或單獨計入相應材料價款中。
(4)100元以上運輸專用發票須按運費金額(不包括包裝費、力資費、裝卸費、保險費等)7%計算進項稅,扣稅后的運費計入采購成本中。
(5)收料單填寫須規范完整,且"收料倉庫"欄的填寫與材料所屬賬本名稱一致,收料單數量、金額與發票必須一致。
(6)根據最新原輔料招標結果審查招標材料采購價格的執行情況,關注價格的波動情況,按季提供采購價格執行情況分析報告。
(7)記賬憑證摘要欄須注明材料名稱及數量,并正確選取明細科目,注意區別同科目中相近客戶名稱、相同客戶名稱位于不同的科目中。
(二)采購付款
1、審核月度資金計劃
根據下月生產計劃、采購計劃、客戶單位應付賬款余額、原材料入庫、發票所到時間等相關情況審核生產部下月資金使用計劃——→匯總資金計劃——→報財務部長審批
2、審核付款
(1)根據月度資金計劃審查付款項目——→審核"付款審批單"審批手續是否完備——→登記資金計劃并簽字——→傳出納崗付款——→月末統計本月資金計劃使用情況——→同下月資金計劃一同報財務部長
(2)簽收出納崗傳來的"付款審批單"及銀行付款憑證——→編制記賬憑證
借:應付賬款——客戶單位
貸:銀行存款 ——→傳主管崗復核
注:(1)付款金額計劃內10萬元以下的,直接傳出納崗付款,計劃內10萬元以上或計劃外款項須經財務部長或財務總監批準。
(2)付款時注意審核收款單位、材料供應單位、發票開具單位三者應一致。
(3)有連續業務的客戶單位應設立應付賬款明細科目,設置科目時須正確選取省名、寫明客戶全稱,編制記賬憑證時實行收料、付款兩條線應用明細科目。
(4)編制記賬憑證時須正確選取應付賬款明細科目,注意區別同科目中相近客戶名稱、相同客戶名稱位于不同的科目中。
3、應付賬款
不定期督促采購員報賬——→月末打印應付賬款科目余額表傳生產部采購員對賬——→保證應付賬款的真實與正確
注:(1)熟悉客戶供貨品種,各客戶對應的采購員,便于賬務清理和催促報賬。
(三)審核倉庫明細賬
1、收料
(1)入庫
定期審核倉庫原輔材料明細賬——→核查所登記入庫材料數量、單價、金額——→抽出收料單第②聯(材料稽核聯)——→錄入微機收入模塊——→按賬本分類以備與采購員傳來的第④報賬聯副聯配單
注:以上倉庫明細賬涉及原料庫、包裝庫、低耗庫、自制半成品庫及塑成品庫等五大類庫包含的所有明細賬。
(2)配單
月末將收料單第②聯與第④聯副聯一一配對——→清查貨已到但發票未到情況——→憑未配上的第②聯編制記賬憑證
借: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各二級科目
貸:應付賬款——材料暫估 ——→傳主管崗復核并督促采購員報賬——→下月初用紅字沖回此憑證——→當月末憑未配上的第②聯收料單重新掛賬
注:(1)未配上的第②聯收料單為倉庫已驗收入庫,但采購員還未到財務部報賬,此時財務上按收料單金額暫作入庫處理,以便與倉庫賬保持一致。
(2)未配上的第④聯為材料已入庫,且已收到發票,但倉庫未記賬,這種情況只有在倉庫與財務扎賬時間不一致時才存在,如有其他差異應及時查明原因。
(3)暫估入庫
材料驗收合格達到可發放狀態,采購員須開具收料單,數量金額須填寫完整,經倉庫保管員簽字后,材料方可發放。在發票未到、價格暫時無法確定時,先由采購員按合同價、最近歷史價或市價等估價填寫在收料單上,待收到發票后,如暫估價與實際價不一致,采購員按發票金額補填藍字或紅字收料單調整原收料單,經倉庫保管員簽字,將第②聯留倉庫記賬,第③④聯與估價收料單第③④聯一并附在發票后報賬,保證發票和所附收料單金額之和一致。
2、計算加權平均價格
材料加權平均單價= 本期收貨金額+期初結余金額 ,為本期材料發出單價。
本期收貨數量+期初結余數量
3、發料
(1)車間部門領料
審核領料單填寫規范,簽字手續完備——→審核倉庫管理員登記發出數量準確——→抽出領料單——→錄入微機發出模塊——→編制打印分車間部門分品種領料單明細表(附后)——→做成本計算得領料單金額(=發出數量×材料加權平均單價)——→在倉庫明細賬中登記發料金額——→分類匯總各車間部門費用——→打印車間領料單明細表傳車間核算員——→核對領料數量,傳遞發出成本數據——→核對無誤后,按各車間部門、各發料倉庫編制材料發出月匯總表——→編制記賬憑證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材料費用) (生產用直接原材料)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 (機修車間領用)
制造費用 (生產系統領用非直接材料)
管理費用 (管理系統領用)
銷售費用 (銷售系統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