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開展先進制造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工業和信息化局:
為進一步支持自治區先進制造業發展,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持續提升就業質量,現就開展先進制造業促就業行動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對接機制,積極主動服務。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加強信息協同,及時摸清本地區先進制造業企業底數,建立工作臺賬。為企業確定服務專員,在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前提下,建立分層分類的聯合走訪機制,深入開展“訪企拓崗”,定期了解企業用工變化、崗位空缺、招聘需求和困難問題等,主動宣介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支持、勞動關系等政策服務舉措,推動將相關政策服務整合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內容。
二、加大政策兌現力度,助力穩崗擴崗。建立“政策直通車”制度,通過“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補快辦”等模式,一攬子兌現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就業創業等各項涉企就業政策。推進“政策找人”服務,定期開展就業失業、用工備案、社保參保以及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信息等數據比對,為享受對象主動推送政策,精準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至2025年底,對符合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條件的不裁員、少裁員參保先進制造業企業,按照大型企業30%、中小微企業60%的返還比例,采取快捷方式給予返還。對招用畢業年度、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足額繳納3個月以上的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的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每招用1人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對穩定擴大就業規模的先進制造業企業,按規定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寧崗貸”專項貸款等政策,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對就業示范效應好的企業,優先推薦參評相關涉企表彰。
三、聚焦重點企業用工,優化服務保障。將先進制造業企業全部納入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范圍,及時提供勞動用工咨詢、招聘信息發布、用工指導等服務。強化招聘對接,依托就業信息資源庫和就業信息平臺,加強崗位信息與登記失業、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求職登記等數據比對,促進企業需求信息與勞動者求職信息快速匹配。深入開展“10+N”公共就業服務系列活動,舉辦先進制造業企業專場招聘,在寧夏公共招聘網設立先進制造業企業招聘專區。深化勞務協作機制,開展有組織省際勞務協作,強化區內用工余缺調劑機制,搭建企業用工協作平臺,保障先進制造業企業用工需求。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面向先進制造業企業提供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在先進制造業企業集中的園區設立就業服務站點。
四、強化職業技能培訓,保障人才供給。實施卓越工程師薪火計劃項目,圍繞智能制造、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制造業企業關聯度高的新領域、新職業實施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開展規范化培訓,壯大卓越工程師隊伍,提升職業化水平。支持先進制造業企業與技工院校共建技工教育聯盟(集團),鼓勵在具備條件的鏈主企業、骨干企業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為企業提供培訓服務,推動技術攻關、技能傳承。梳理先進制造業企業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開展規范化培訓。引導培訓機構科學設置培訓課程,推廣訂單、定向、定崗式培訓。支持先進制造業企業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以工業“六基”、“卡脖子”關鍵領域為重點,開展首席技師、特級技師等聘任。
五、集聚人才政策支持,拓展發展空間。建立先進制造業企業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或“直通車”,賦予相關企業高層次人才舉薦權,推動具備條件的先進制造業企業試點開展初、中級職稱自主評審。根據先進制造業企業需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指導相關單位做好人工智能、大數據、新材料、數字技術工程等專業職稱申報評審工作。取得發明專利、成果轉化、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工作績效可作為申報高級職稱的重要參考,對高端人才探索以業績陳述代替論文答辯。引導先進制造業企業建立體現技術技能人才特點的工資分配制度,強化技術技能價值激勵導向,吸引更多勞動者到先進制造業就業創業。將先進制造業企業急需緊缺人才納入人才引進目錄、人才政策支持范圍,按規定給予經費支持、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政策支持。
六、加強權益維護保障,構建和諧關系。加強用工指導,推動先進制造業企業改善用工條件,開展規范勞動用工暨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促進合規用工,依法保障職工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等合法權益。指導先進制造業企業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完善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機制,暢通維權渠道。深入開展青年仲裁員和人社公職律師志愿者聯系服務企業活動,定期發布“以案說法”案例,指導企業及時化解用工風險,提高依法合規經營管理水平。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聚焦先進制造業集中的高新區、工業園區,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生活、文化、娛樂等園區功能,幫助解決職工住房、醫療、子女教育、交通出行等訴求,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可感可及程度。
七、開展見習交流活動,促進人崗匹配。創新社會實踐、志愿服務、跟崗鍛煉、聯建交流等多種形式,引導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深入先進制造業企業開展職業體驗,增強崗位認同。動員先進制造業企業結合實際需求,開發針對性強、質量優的見習崗位,建設就業見習基地,廣泛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開展就業見習活動。對組織開展就業見習的企業,落實就業見習補貼政策;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予剩余期限見習補貼。對于見習期滿 6 個月以上,且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社會保險的人員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加強就業見習指導服務,做好協議簽訂、崗前培訓、待遇保障、專人帶教、權益維護等工作,對見習崗位質量好、見習留用率高的,適當提高補貼標準,優先推薦參加國家級就業見習示范單位創建活動。
八、做好政策宣傳解讀,營造良好氛圍。主動向社會宣傳先進制造業促就業行動相關安排、扶持政策、服務活動,提高知曉度和參與度。挖掘培育選樹一批吸納就業數量較多、具有良好社會聲譽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宣傳經驗成效,鼓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樹立基層就業、市場化就業導向,大力弘揚勞模精神、講好工匠故事、涵養勞動文化,進一步營造勞動光榮的輿論氛圍和社會風尚,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到實體經濟和先進制造業企業就業創業,實現推動產業發展與提升個人價值良性循環。
九、壓緊壓實責任鏈條,確保取得實效。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壓實工作責任,將實施先進制造業促就業行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重點做好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技術技能人才支持、減負穩崗政策落實等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發揮主管部門職責,加強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健全惠企政策直達機制,完善研判會商制度,及時掌握先進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困難訴求,協調推動有關部門共同解決。要切實加強工作調度,重點關注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經營發展、政策落實、用工服務、技能培訓、人才支撐、開展見習、吸納就業等,及時跟蹤掌握工作進展和成效,并按季度報送有關情況。
寧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寧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4年10月18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