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西財政堅決扛起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政治責任,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通過深化改革、狠抓整治、強化監管,一體推進“學查改”,持續提升財政治理效能,確保財政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推動作風建設與財政管理深度融合。
一、以零基預算改革為牽引,嚴格過緊日子制度執行
堅持高位推動,江西省委辦公廳、江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零基預算改革進一步提高預算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省領導專題部署推進,更大力度把牢過緊日子“硬杠杠”,更好節用裕民。一是從嚴控制會議費、培訓費和公務活動經費開支。實施會議數量和經費總額“雙控”,對各地各部門會議與培訓限定在基本支出公用經費預算定額標準內開支,2025年省級安排會議費、培訓費支出預算只降不增;出臺全省黨政機關會議定點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降低行政運行成本。1-4月,省直部門會議費、培訓費支出均同比下降超10%。嚴格實施“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限額管理,創新對出國(境)經費管理實行限額統管、預算統編、計劃統審,1-4月,全省“三公”經費支出特別是因公出國(境)費用支出同比明顯減少。二是大力壓減對外委托事項和經費規模。從嚴控制部門主責主業工作的政府購買服務和經費預算,分類分檔控制和壓減規劃設計、檢驗檢測、驗收評審、決策咨詢等委托類經費開支,2025年省本級安排委托業務費支出預算同比下降17%。三是嚴格控制新增資產配置和省直黨政機關工程建設。從嚴審核新增購置辦公設備、家具等通用辦公資產,科學核定各部門配置計劃控制數,推進“公物倉”實質化運作,對省級公務用車實行“配一退一”。實施“省直黨政機關大院零工程年”行動,明確2025年省直機關原則上不開展工程建設和維修改造,2025年省本級安排辦公設備購置、交通工具購置、省直機關基礎設施建設、大型修繕等支出預算同比顯著下降。
二、以專項整治為重點,規范財政資金全鏈條管理
將借調研培訓等名義公款旅游、未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等問題分別納入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集中整治內容,全面糾正各類違規行為,讓財經紀律真正成為帶電“高壓線”。一是深入開展借調研培訓等名義公款旅游問題集中整治,將此類問題納入地方財經紀律重點復查和集中整治交叉檢查范圍,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對全省包含“旅行、旅游、景點、景區”等關鍵字的財政支付信息數據進行比對和分析研判,及時發現與糾正公款旅游或接受管理服務對象提供旅游安排等問題。二是深入開展從嚴落實過緊日子要求還有差距集中整治,研究制定加強和規范政府購買服務管理相關文件,對政府購買服務實行正負面清單管理;研究修訂省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管理辦法,督促單位規范資產臺賬設立、加強資產盤點等基礎工作,推動更多國有資產高效盤活。
三、以財會監督為抓手,鞏固鄉鎮資金監管成效
圍繞財政資金監管、國有資產管理、財會監督履職等方面突出問題,積極謀劃財會監督提質增效三年攻堅專項行動,更好解決當前財政管理普遍性、趨勢性、苗頭性問題,有效提升基層財政治理水平。一是持續發揮預算績效管理約束作用。對2024年31個省級重點項目和部門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形成問題整改建議,將評價結果與2025年預算安排和資金分配掛鉤。開展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試點,出臺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和省級操作指引(試行),將成本效益理念和方法融入項目支出全生命周期,推動同等財政投入成本情況下實現產出與效益最優。二是不斷強化基層財經紀律執行。加大對鄉鎮廣告宣傳費、招商引資等6類費用規范管理,聚焦鄉村振興、醫保基金、養老服務等領域開展專項整治,組織各級財政部門梳理排查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使用問題,對問題認真進行整改并針對性地健全資金管理使用制度。三是大力推進財政資金穿透式監管大數據應用。對163項中央和省級轉移支付設置220多條控制規則。優化鄉鎮環境整治、辦公費等重點支出預警規則,及時發現并處置資金支付監控發現的違規問題;開發上線鄉鎮國庫集中支付環節前置人臉識別認證功能,妥善解決鄉鎮“一人多鑰”問題;增加向個人賬戶轉賬的預警監控,防止預算單位違規向個人賬戶撥付大額財政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