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河南省稅務局組織開展“合規經營 豫稅同行”媒體集中采訪活動,實地走訪信陽新能源、茶葉、醫藥類特色產業集群,探訪三家納稅信用A級民營企業成長背后的故事。
從“要我合規”轉變為“我要合規”
走進河南明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其自主研發的7.X兆瓦陸上風機正有序下線,彰顯著企業強勁的創新實力。作為一家專注于風力發電機組、光伏設備及儲能系統研發與制造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連續五年獲評納稅信用A級。
談及合規經營的重要性,公司財務總監余紅梅感觸頗深:“曾經,因為供應商開具的電子發票信息與合同不符,給我們帶來了后續一系列連鎖問題,影響了公司財務處理、納稅申報的正常進行,讓我們深刻認識到稅務合規管理的重要性。”
為了避免再次出現稅務風險,明陽智慧能源在稅務部門的專業指導下,制定《稅務合規管理辦法》,設立專職稅務管理崗位,構建起覆蓋全業務鏈條的風險防控體系,實現從采購合同簽訂、生產流程管控到產品銷售全環節的合規管控。
不僅如此,明陽智慧能源還積極引導上下游企業強化合規意識,要求其核心供應商的納稅信用等級不低于B級,且五年內不得被稅務部門處罰。這一舉措已在行業內形成示范效應,越來越多的上下游企業開始主動優化稅務管理,爭創A級納稅信用。
實踐中,A級納稅信用轉化為明陽智慧能源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去年4月,借助A級納稅信用企業“綠色通道”,企業提前一個月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1000多萬元的稅款減免提前到賬,為公司開展新一代碳纖維拉擠板等專項技術研發注入源頭“活水”。
“A級納稅信用是企業的一把‘金鑰匙’。我們將在公司推動形成以誠促治、以信助產的良性循環。”余紅梅說。
從風險應對到智能防控
誕生于大別山革命老區的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財務總監余鵬表示:“羚銳制藥從大別山革命老區起步,發展成為如今的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靠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堅守合規經營。”
作為行業領軍者,羚銳制藥不斷完善涉稅內控制度,將稅收風險防范關口大幅前移。在稅務部門的支持下,企業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引入先進財務軟件和樂企直聯平臺,實現稅務管理全流程數字化。這些系統不僅能自動校驗發票信息、精準計算稅款,還搭載智能風險預警功能,實時監測涉稅數據,提前識別潛在風險,有效降低企業運營風險與成本。
憑借出色的合規表現,羚銳制藥已連續五年獲評A級納稅信用,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加分項”,在政府采購、資質認證等領域贏得競爭優勢。“我們一直堅持披露納稅數據和社會責任報告,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余鵬說,通過透明的信息,羚銳制藥想讓社會看到,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企業。
為更好地引導企業維護納稅信用,當地稅務部門構建“數據+服務+監管”的智能風險防控模式,依托稅收大數據,實時監測企業稅負異常、發票開具不規范等問題,快速響應處理涉稅風險疑點,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掃清涉稅風險障礙。
從個體發展到產業共榮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位于信陽市浉河區浉河港鎮郝家沖村的文新茶村游客如織。在這里,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創立的“文小新”茶產業衍生品牌備受青睞,毛尖冰淇淋、原葉奶茶等產品成為“網紅爆款”。
“很多加盟商主動上門洽談,公司的A級納稅信用是他們的重要考量因素。好信用直接促成了不少合作,為我們節省了大量溝通成本。”文新茶村負責人郝茜茜說。
據了解,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已連續多年獲評A級納稅信用,依托合規經營積累的信譽,文新茶葉加速推動茶飲、茶旅融合發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助力當地近10萬戶茶農增收致富。此外,文新茶葉作為信陽茶產業的龍頭企業,積極向中小茶企分享合規經營經驗,推動整個茶產業規范化發展。
截至2024年底,信陽市茶園面積達216萬畝,茶葉總產量9.5萬噸,總產值170億元,信陽毛尖品牌價值連續15年位居全國前三。
當地稅務部門創新推出“信用培植+金融活血”措施,將茶企納稅信用與金融貸款掛鉤,幫助守信茶企獲得銀行優質金融服務。2024年以來,信陽市茶葉企業共獲得納稅信用貸款37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