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是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是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改進農村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式。北京市政策性農業保險自2007年建立以來,以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分散風險和分攤損失。北京監管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監管職責,扎實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審核工作,多措并舉全面提升監管質效,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一、提高思想站位,抓好政策貫徹落實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深刻領會文件精神。北京監管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及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學習領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等會議精神,充分認識開展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審核和績效評價復核工作的政治性和重要性,增強履職使命感及責任感,確保財政資金通過農業保險形成杠桿撬動效應,更好發揮保障首都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二是加強政策培訓,夯實審核基礎。北京監管局組織研學《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等政策解讀及相關業務知識,吃透文件精神。第一時間研究梳理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審核及績效評價復核工作要點,制定審核方案,明確審核節點、審核要點、審核方式等要求,妥善做好審核前期工作,確保審核工作規范有序。三是集中學習研討,統一政策尺度。北京監管局定期組織開展集中研討,針對典型案例及監管難點深入交流經驗、分享思路,統一審核尺度和要求,確保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各項政策落地落實,切實保障農民權益,推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二、優化統籌布局,筑牢全面監管閉環
一是謀劃在先,提前做好審核工作的統籌布局。在把握審核方向及要求、明確審核重點的基礎上,做好對往年審核工作經驗的“回頭看”。結合現階段工作實際,創新工作方法,積極與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園林綠化局等相關部門及各承保機構提前交流,溝通上年度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及本年度審核工作所需上報資料清單,做好審前準備。二是布置在細,全面提高審核質效。一方面,從數據準確性及勾稽關系合理性等維度對北京市申報數據、第三方審計報告數據及各承保機構提供的保單明細數據進行全面核對和交叉驗證,重點關注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的落實情況、各級財政資金撥付的到位情況及各承保機構的承保理賠情況。另一方面,通過抽查詳細了解存疑保單的業務信息,圍繞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的預算申請、資金撥付及保單結算展開細致的梳理,通過點面結合,從細節處夯實財政資金管理的基礎工作。三是行動在實,深入開展全鏈條資金監管。強化閉環監管,將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審核、績效自評復核與預算執行常態化監管、預算執行專項核查有機結合,一體推進,健全全鏈條動態監管的長效機制,同時充分發揮派駐機構優勢,在日常監管中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推動動態監管和過程管控走實走深,打通監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三、強化協同聯動,推進監管成果應用
一是針對審核中依據不充分的有關事項或政策不明確的特殊情況,北京監管局及時向財政部相關司局請示匯報審核口徑及尺度,確保審核范圍清楚、口徑明確。二是凝聚監管合力,全面提高服務水平。主動加強與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的協同合作,寓服務于監管之中,努力打造“上下暢通、左右協同”的聯合監管協作機制。三是以審核促整改,強化成果運用。2024年由北京監管局報送的《北京市政策性農業保險成效顯著 現存五方面問題亟待關注》得到北京市相關領導批示后,相關部門積極落實整改。2025年由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園林綠化局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等文件,進一步強化部門責任和協同配合,完善政策體系,優化預算管理,為推動北京市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