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荊州市審計局以金審工程三期項目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健全信息化工作機構,充實專業力量,以審計應用程序開發為重點,不斷創新審計方法手段,積極探索大數據環境下審計監督路徑,有力推動審計信息化工作轉型升級。
一是健全機構,充實力量,夯實信息化基礎。單獨設立計算機審計科,配備3名具備計算機專業資質且審計業務能力突出的人員充實科內力量。成立全市計算機審計應用領導小組、審計信息化建設與大數據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審計信息化建設總體思路與制度建設,全面規劃全市信息化建設及大數據審計工作。將信息化建設作為統籌全市審計機關發展的重要方面,先后出臺《荊州市審計局計算機審計應用和信息化工作實施方案(2017-2020年)》等中長期發展規劃,定期提出工作指導意見,確保全市審計信息化工作上下一盤棋。組建以通過審計署計算機中級考試人員為核心的計算機審計攻關小組,全面負責全市審計信息化技術指導,為高標準推進全市審計信息化工作夯實基礎。積極組織人員參加署、廳計算機審計中級培訓班、計算機實訓班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4人獲得審計署計算機審計中級證書。
二是提升硬件水平,營造信息化環境。按照審計署“統一規劃、兩級部署、以用為本”的建設要求,切實加強金審工程三期項目建設。為承接署、廳開發部署的各類業務系統,同時做好與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的對接,結合本地實際,規劃了數據分析室建設及視頻會議室的升級改造、審計指揮中心、審計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信息綜合分析利用系統(審計數據中心)等4個主項目、中心機房模塊化整理等8個附屬項目作為金審工程(三期)的市級配套子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數據分析室建設及視頻會議室的升級改造、審計指揮中心建設等。數據分析室、高清視頻會議室嚴格按照省廳建設標準完成。審計專網定級、備案、測評工作已進入尾聲,信息綜合分析利用系統(審計數據中心)項目建設正加緊推進。硬件水平的提升,為該局著力打造特色數字化審計平臺提供了堅實支撐。
三是注重技術創新,提升信息化效能。堅持“數據先行”,按照省廳數據歸集廣覆蓋、連續性的工作要求,近年來構建起財政、社保(醫保)、公積金、房產(安居工程)、地稅征管、市直醫院系統等六大類行業數據庫和部門預算單位財務數據庫。截至目前,被審計單位財務業務數據庫已累積數據700G。采取聯網實時收集、審中收集、定期上報等方式,對能收集到的數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確保應收全收。在今年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中,該局全面收集所有市直預算單位指標、國庫集中支付數據和全市226家一級預算單位財務核算數據共11G,通過“全面采集、集中轉換、集中分析、分散核查”,共分析數據55萬條,篩選出實際收入與預算收入差異較大等16個方面疑點數據1.1萬條,為審計“精準核查”奠定了堅實基礎。不斷加大審計應用程序、軟件的自主研發力度,成立攻關小組研究開發外資通用審計軟件。目前,軟件開發和運用獲省廳領導充分肯定,廳外資處大力指導支持共同推進開發,確保程序的實用性、通用性,并擬納入“金審工程”三期項目,逐級推薦上報。
四是強化“研、用”結合,彰顯信息化成效。堅持把信息化建設成果應用到審計業務之中,充分發揮大數據審計作用。近年來在安居工程和扶貧交叉審計等重點行業審計項目中,審計人員充分利用收集的基礎數據進行關聯比對,鎖定疑點,為審計項目順利實施提供技術支撐。審計累計向各級紀檢監察部門移送案件線索50余起;針對民生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審計建議近百條;報送審計信息8期,均得到市主要領導簽批。(楊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