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不斷回升,安徽茶葉4月迎來大面積采摘。聚焦茶農茶企涉稅需求,國家稅務總局安徽省稅務局推出形式多樣的服務舉措,高效精準落實稅費支持政策,持續優化完善稅費服務措施。
線上線下回應茶農茶企涉稅需求
雨后放晴的茶山,云霧繚繞,茶樹層層疊疊,郁郁蔥蔥,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茶農們穿梭在一片片茶田間,把采摘的鮮嫩茶芽輕輕地放進背簍里。“合作社成立到現在,從前期的種茶、炒茶,到現在市場不斷拓寬,茶葉產值翻倍,都離不開稅收政策給我們‘加油鼓勁’。”池州市九華山劉沖茶葉專業合作社財務負責人吳樹芳介紹,“稅務干部把政策‘禮包’送到田間地頭,輔導合作社享受免征增值稅等各項政策,為我們節約了成本。”
隨著茶葉的大面積采摘,空氣中都彌漫著陣陣茶香。安徽各地稅務部門以開展稅收宣傳活動為契機,聚焦茶農茶企涉稅需求,不斷推出有針對性的服務舉措。
石臺縣稅務部門組建“涉農稅費服務流動團”,通過上門輔導、線上響應等方式,重點講解小微企業稅收優惠、農產品免稅等政策,及時為涉農企業解決電子稅務局網上申報、發票開具等涉稅難題;祁門縣稅務部門利用大數據平臺線上精準推送涉農企業優惠政策,線下稅務干部定期上門問需解難;廣德市稅務部門組織青年志愿服務隊走進白茶交易市場和直播間,為企業答疑解惑……
“稅務干部上門送政策、送服務,幫助我們解決各類涉稅問題,給我們帶來了很大便利。”吳樹芳表示。
智能化觸角延伸至茶產業鏈各環節
在銅陵普瑞堤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100畝“智慧茶園”內,企業負責人陳麗峰正通過手機App查看茶園情況,“一鍵知曉”溫濕度、光照、風速、土壤等數據。該企業投入資金采購氣象數據采集儀、霧化噴霧裝置等智能化設備后,享受了企業所得稅一次性稅前扣除,減免稅款12萬元。“茶樹種植投入大、回收期長,而稅費優惠政策為企業減輕了負擔,堅定了我們打造‘智慧茶園’的信心。”陳麗峰表示。
走進黃山小罐茶業有限公司,智能挑茶精制車間里,AI全自動除雜機器人可精準識別茶葉中的多種雜質并進行挑揀;在灌裝車間,全自動灌裝生產線實現上罐、稱量、灌裝、充氮、封口、檢測全自動、不落地;外包裝車間,智能搬運機器人可實現物料由庫到線的生產作業……
“2023年我們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276萬元,有了更充足的資金進行數字化改造。目前,我們的設備自動化率達到90%以上,生產效率提升150%,人力成本下降60%。”公司法定代表人、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說。
茶文旅融合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安徽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帶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為茶文旅融合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六安茶谷·九十里山水畫廊,秀美的景色吸引了不少游客來到茶園體驗早茶采摘的樂趣。六安市毛坦廠茶藝有限公司引入“企業+基地+農戶+體驗式旅游”模式,不僅提升了六安瓜片品牌的知名度和銷售量,還為周邊住宿、餐飲業“引流”,增加了農戶收入。
“為了修建茶文化博物館、露營基地,我們資金壓力很大,好在稅務部門送來‘及時雨’,我們享受到各類優惠15萬元。”企業負責人馮超君介紹。六安市金安區稅務局“背包小隊”進茶園、登茶山、入茶企,梳理整合與茶旅產業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開辦“茶園稅收小課堂”,為茶企發展增底氣、添信心。